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消息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日前发布新闻公报,重庆市成功入选2023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“设计之都”,成为继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武汉之后的中国第五个、西部第一个“设计之都”城市。
近年来,重庆市提出以工业设计为基础,以“设计赋能产城乡融合提升”为主题的创都理念,推动“工业设计”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提升就业质量,“工程设计”赋能城市更新提升、改善人居环境,“时尚设计”赋能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、提高生活品质。
2013年,重庆正式启动“设计之都”创建工作,明确要“大力发展设计产业,打造世界设计之都”。此后,重庆市与工信部签订全国第一个工业设计部市合作协议,相继出台《重庆市创建“设计之都”行动方案》《重庆市加快创建“设计之都”若干政策》等政策举措,将《重庆市工业设计振兴条例》列入市人大立法规划。此外,重庆市还积极打造13个人民设计师社区服务站、18个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推动基层设计服务渗透。
据统计,重庆市目前拥有重庆设计公园、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、金山意库等设计相关的产业园区、众创空间、孵化基地等载体300余个,设计企业5万余家,从业人员超50万人,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,占GDP比重8%左右。此外,工业设计领域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,市级中心165家,区县级中心59家,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18家,搭建起工业设计主体梯次培育体系。工程设计领域拥有重庆设计集团、林同棪国际、中冶赛迪等龙头企业,组建重庆交通大学桥梁美学研究中心、大足石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,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设计协同创新网络。
近年来,重庆市还建设创意科普基地30余家,开办66家非遗工坊,市级非遗保护传承所100个,推动非遗保护,设计传承理念深入人心。国际合作方面,重庆市与清迈、曼谷、釜山等9个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在设计、电影、文学、音乐等领域开展广泛的经验交流、人才培养与产业合作。